Thursday 22 October 2015

不先修心,何以養性

作者:何樂思

今年八月底,屯門大興邨分別只得11及13的歲男童,與女童性交並以手機拍下影片,令社會嘩然。只是社交網絡不時流傳性愛影片,如有男女在巴士上做出不雅行為、在連鎖服裝店更衣室交歡、在大廈天台口交等等,皆在網上引起熱議,接連震驚社會,甚至震驚得有些麻木之餘, 亦令筆者有感於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性知識貧乏,加上社會、學校及家長亦少作討論,情況令人憂心。

無論是娛樂新聞對女性身材的渲染、美容整容廣告、有關性愛經驗的文字,甚至是無數的免費色情影片等等,有關男女關係的資訊在現今社會已是垂手可得。而性教育除包括生常識,亦包括兩性互相尊重及正確的性價值觀。時下男女依賴網絡摸索性知識,但缺乏合適引導,學校教育亦無深入探討,加上兩性關係及性方面的對錯是非難分,兒童及青少年可說是求助無門。

現時教育局沿用1997年制訂的《學校性教育指引》,指引建議學校把性教育融入各學科課程。然而,這只是一個「建議」- 實則香港並無任何必修的性教育課程,只靠小學常識課、中學的生物課以及一些講座對有關性的議題「蜻蜓點水」。筆者本以為2008年藝人陳冠希的裸照事件會引起家校對性教育的關注,但隨後事件不了了知,似乎仍未足夠喚起學校關注性教育。18年前,互聯網沒有普及、色情手機程式並未出現,客觀環境差之千里,指引根本追不上青少年成長的需要;教育局沒有將性教育列為必修課程,試問學生的性知識可從何來?香港性教育、研究及治療專業協的學校性教育工作者意見調查結果顯示,多於四成的中學沒有對外邀請認可機構到校提供性教育,只是由老師或班主任講解,或每年舉辦一兩次有關性教育的講座,有些中學甚至對此隻字不提。

幾年前有一宗案件,一名「手機色魔」利用手機交友程式,訛稱自己是婦科女醫生取得少女信任,然後聲稱可憑裸照斷症。少女們紛紛傳送裸照供其檢查發育有否異常,待受害人把裸照上傳,色魔便以裸照恐嚇或誘騙對方,又稱性交可治病,藉詞凌辱女事主。並騙得40多名少女,包括多名學生傳上裸照,並與其中4人非法性交,年紀最小的只得13歲。事件證明青少年不敢向人傾訴性方面的問題,又或者不知跟誰傾訴,性知識貧乏下誤墮色魔圈套。

世界衛生組織在2010年推出《歐洲性教育的標準指引》(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),並在2013年發送到歐洲各個衛生部門。指引提出孩童由出生開始到成年期間應該被灌輸的性知識。例如6-9歲的幼童,應學會「不同的個人選擇-包括組織家庭、懷孕、不孕不育、收養、以及接收避孕的基本資訊」,還有「觸摸自己的身體時的享受和愉悅(自慰及手淫)」。12-15歲時就要獲得各項避孕服務的資訊。香港家長可能會覺得指引過於大膽,向小朋友灌輸這類知識「會不會太早」、會否令孩子變得「早熟」等等。但「上醫治未病」,與其讓他們自己「摸着石頭過河」,更應更早教授少年正確的知識。屯門大興邨的風化案就是好例子,男女童只是11及13歲,若果要在青少年成年後或上大學後才教,就已經太遲。

英國、美國及新加坡等與香港發展程度相若的城市,性教育課程推行已久。又有不少調查發現越來越多青少年從色情影片來得到性知識,英國更有老師及家長在討論應否加設「色情影片教育」,令學生對正常的性愛有所認識,以免學生對性生活有非現實的幻想,解答學生在看色情影片時的各種疑問。

總而言之,香港政府應盡快更新性教育課程,並把其列為必修課,使每間中小學都向學生提供循序漸進的性教育,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。香港社會關心下一代的教育,卻只限於學業成績或專業知識,忽略了兒童及青少年在個人成長上的需要。家長關心的考試科目及範圍,幾乎成為了孩童學習的惟一指標,但其實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疑惑,政府、學校、家長及社會各界都應對此更加重視,讓下一代除了在學業成績上出眾,也可以健康正面地成長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