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9 February 2011

八方人物:看汶川劫後重生 港義工學會感恩 - Outstanding Youth Volunteer Award 2010-2011

(Season Ho was interviewed by Apple Daily as one of the Hong Kong Outstanding Youth Volunteers)
青年義工去年底到四川交流,從災童身上體會何為積極人生。
黃賢創攝 (Photo from Apple Daily)

地動山搖以後,四川的每個傷口在默默結疤,不管是土地上的,還是心坎裏的。像二百多萬名劫後餘生的稚童,在混凝土交叠的瓦礫堆中失去了父母、朋友以至雙手雙腳,當日子悄悄過去,頹垣敗瓦上已興建新的樓房,稚童亦沒有被沉重的過去壓垮;沒了腳,就用雙手支撐自己走向未來。19位來自香港的青年義工看在眼內,再想想動輒為打機要生要死的港孩,驚覺生命可以如此脆弱,也如斯堅強。


受黃福榮感召

三年前汶川那場7.8級地震,短短一瞬間千萬家園震碎,七萬條人命消逝。民間自下而上組成義工隊,瞬即奔赴災區為災民燃點新希望,協助當地重建,復修居民心靈,至今仍在默默耕耘。由本港社會福利署發起的「香港傑出青年義工計劃」,去年12月底前往四川,重返當日天崩地裂的北川與都江堰,與當地義工交流並提供服務。

「計劃每年會去唔同地方,今年去四川,或多或少係黃福榮喚醒咗我哋。」帶隊的社署義工陳幹恒說。19名青年成員有中學生也有大學生,義工經驗五至十年不等,五天交流期間去過中國首間共融學校都江堰友愛學校探訪災童,也到過災場遺址憑弔逝者,一行人看到從廢墟中拔地而起的新樓宇,難以想像腳下土地當日如何血淚交加。

「眼前一層樓高嘅瓦礫堆,之前係七層大廈,心裏面不其然震咗一震。」義工何樂思說,沒有電視屏幕阻隔,就沒有距離感過濾真實,到學校探訪,地震所留下的烙印仍歷久不散:被截肢的小朋友,每年都要做大手術調整身體,直至18歲為止;有老師說兩年來只要一閉上眼,搖晃的片段就會自動播放。

以為陰影仍在,但學童用行動告訴義工,他們沒空自憐自憫。沒了手的孩子仍然奮力送上精采民族歌舞表演,沒了腳的孩子用小手撐着身子「走」下輪椅,跟大夥兒玩集體遊戲。談心願,不是家財萬貫大富大貴,而是「明天天氣更美好」。


體驗帶來反思

面對歷盡磨難仍然堅強的孩子,無助感侵襲了這班香港青年。「去之前已經諗過自己可以做啲乜,去到學校教佢哋寫英文,同佢哋玩遊戲,不其然又會諗,到底我帶到幾多歡樂畀佢哋?」義工張樂麒說。但當他看到獨臂小孩如何跟其他小朋友合力扭氣球玩遊戲,乏力感慢慢消散,「開始明白只要持續做,就可以一點一滴治療佢哋嘅創傷,當我陪伴佢哋嗰一刻佢哋係開心笑嘅就好足夠」。

正能量繼續為這批義工帶來反思,讓自己重新上了感恩這一課。「我哋成日講港童港孩,買唔到嘢就話好慘,真係唔知自己已身在福地。」來自內地的黃樹德說。19人經過生命之歌洗禮,路向更堅定,有人決定做社工;有人苦讀醫科,相信將來能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。生命不斷影響生命,那管上蒼何時無情,且讓人間繼續有愛。